当前栏目:首页>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征文启事:奇文每字十元,百天征稿百篇

 

各有关单位、社会同仁、各位在校同学: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号召,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切实把中医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更好地继承、发展、利用古代御医传承的优秀中医药文化,特举办本次主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我所知道的御医汪必昌”
    二、参赛对象
    掌握汉语且能用汉语熟练写作,并具有相关知识素养的人员均可参赛,不限年龄、性别、民族和国籍。
    三、主办单位
    主办方: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
    承办方:(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中国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心
    协办方:北京晋仁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四、活动时间
    征文时间为2017年11月8日上午8:00至2018年2月17日下午17:00,共计100天。
    五、比赛要求
    (一)文章体裁:
    文体不限,建议以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为主,每篇字数500-1500字为宜。
    (二)内容主旨:
    1
.作品必须为原创,拒绝抄袭,避免重复;
    2.主旨积极向上,努力传播中华正能量,弘扬中国古代优秀中医药文化;
    3.依据可靠史料,深入挖掘精华,实事求是分析评价古代人物(可参照附录中所列之三则资料)。
    (三)投稿须知:
​    1.本次主题征文活动投稿只接受电子版;

    2.请于征稿截止之日前发到:zyywxyj@vip.163.com;
    3.来稿不退,望自留底稿。稿末请注明撰稿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与手机(电话)号码。
    六、评审须知
    自征稿截止之日起即启动评选环节。所有来稿先由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同学初评,中国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复评,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组织专家终评。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和优秀奖若干名,每位稿酬分别为人民币5000、3000、1000与300元;
    上列获奖作者,将全部颁发获奖证书,并将由主办方在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公布,予以表彰。
    注:活动主办方拥有此次所征集文章的发表权与结集出版权,并不再另付作者资费。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
                                  中国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心     
                                     2017年11月8日           

 

附录:参考资料三则
    1.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编的《中医人物词典》(198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第285页(收录)有:
    “汪必昌,清医学家。字燕亭。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御前太医。著《医阶辨证》一卷(1810年),辨内外证候之有病状相同而病因或异者,计一百三十九则,简明扼要。”(注:据查考,清代收录入该《词典》的中医人物有二千多人,明确标明既是“医学家”,又是“御前太医”者,仅五位,由此可见汪御医在清代中医人物中的很高地位)
    2.余瀛鳌先生(全国古籍领导小组成员,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分析评价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填补“古代御医搜集治怪症秘方偏方(传世)稿本”世界性空白。
    “清代名医汪必昌整理有治疗怪症方法的稿本,我这是第一次见到,十分宝贵。我们中国中医科学院搞医史文献研究的同志们,其中有不少人,走遍世界各地寻访、查阅中医药古籍旧书,关于‘古代御医搜集治怪症秘方偏方稿本’,彭令咨询了郑金生、朱建平、张雪亮等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类稿本,可以说是填补了中医药史上此项稿本的世界性空白。若说没什么价值,它就是故纸旧书一册,如说有价值,那它就是无价之宝。
    3.冯世纶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师承博士后导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分析评价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
    “汪必昌从一个乡间郎中逐步成长为御前太医,凭的就是医术高超的真本领;御前太医一干就是九年,伴君如伴虎,一个农村出身的御医,工作态度需要极其认真、细致、周到,药到病除,才能让皇帝不但奖励他,还封赏他的先人(父亲);嘉庆皇帝五十大寿后,汪御医以为父母寻墓地为由,主动请假(辞)还乡,这又是何等聪明智慧!众所周知‘五十而知天命’,人的身体到了这个年岁后,体质逐渐下降,容易出状况,容易患(上)很难治的疾病,皇帝政务繁忙又有三宫六院,身体更可能从体内出问题,极难调理,汪御医此时不贪富贵、不慕功名,告假还乡,保福避祸,给皇家留下永远‘医术精湛、药到病除’的美名。这样一位很有真本领,工作认真、细致、周到,求真务实,又极聪明智慧的汪御医,其书如其人,他搜集整理的古代治怪症秘方偏方稿本孤品,里面有许多好验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这就如大有作为的良匠精工费尽心力收搜集整理的历代工艺技法、历代精品制作过程与自己技巧心得等内容的稿本孤品,其中大有精华那是肯定的。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这么大有价值的汪御医稿本,为什么没有刊布广为流传、惠及众生呢?我认为,这应该是他的御医身份,他为皇家治病保健九年的经历,决定了他不敢刊刻流传,在‘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招牢狱甚至杀头之灾的清代,‘文字狱’盛行,汪御医若刊布此秘方稿本,如有人据他所记的‘怪症’(疑难杂证),胡乱揣测皇帝皇家病症体质等隐私,弄得举国风雨,汪御医本人及其家族就危险了。因此,汪御医是决不敢刊布的,他搜集整理的这册治怪症秘方偏方稿本,就只能作为秘籍,供他自己参阅,传之子孙;也就是说,历史因素决定了,汪必昌这册‘御医搜集的治怪症秘方偏方手稿’(在清代时)只能以孤本传世。”

                                               (完)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