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汪必昌研究
4——研究历程
“中医药第一秘方集”
《〈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
初步研究历程

 

2017年
  2月,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重现,收藏者通过(中国书店)北京海王村拍卖有限责任公司逐步完成合法购入手续,同年10月23日取得相应《北京增值税普通发票》(No43074034和No43074035)。
  5月2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即将施行: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研讨会”于北京召开。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陈先行先生就曾指出:“《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属于孤本,文物价值极高,从版本学上来说,珍贵得不得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冯世纶先生进一步分析道:御医的身份和清代文字狱盛行的社会环境,使得汪必昌担忧他人以其身份及所记疑难病症妄测皇家健康状况,窥探宫廷隐私,故清代时只能以孤本传世。
  5月22日,《清代御医手稿重现记载500余偏方 估值高达2.1亿》新闻发布。
  5月2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同志批示“加以研处,防止流失”。
  刘延东同志批示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文物局都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具体核实(真假)、深度查证(线索)、认真研究(价值)。在此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医史博物馆)领导朱建平、张雪亮于8月8日上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约谈该件御医稿本孤品收藏者代表彭令,代表国家提出“两个保护”,即“保护原件,保护秘方”,同时保护收藏者的合法权益。国家文物局于11月13日针对海外买家的意向复函彭令(提出合法交易,限制出境的指导性意见)。至此,从国家层面,确立了该册清代嘉庆御医治疗怪症秘方稿本的真品珍品地位。
  5月2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国中医药报》刊发《清御医手稿孤本重现记载治癌等验方》新闻。
  5月30日,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国文物报》刊发《〈聊复集·怪症汇纂〉未刊稿本的发现与初步考证》一文。
  6月19日,《中国中医药报》接着刊发《孤本重现,当务之急是深入挖掘》新闻。
  7月1日,《中医药法》开始施行,第四十三条中有“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利权”特别引人注目。依据此条法律,即便是发表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书影图片,也必须经过原件收藏者授权,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9月18日,《12个经典药方医案御医真迹重磅公布》发表。
  10月17日,《10亿元天价的古代御医秘方孤本与米价房价》发表。
  11月18日,《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核心价值评估》近20000字的初稿完成。
  11月30日,澳门《广野》之《怀旧嘅嘢》专栏发表《二、三亿元的“盒子”,盒内明珠无人识?》一文。
 
2018年
  1月8日,《〈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价值概述》发表。
  2月13日,《前一百年同仁堂,后一百年汪必昌》发表。
  3月,为保证买受人在获得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所有权后,能充分享受所有合法权益,中国书店旗下拍卖公司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医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国家领导人批示,起草《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现持有人即保密义务人与目标买受人)的保密协议》,对《〈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采取最高级别保密措施。
  4月初,“三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4月第33卷第4期发表《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考略》。
  4月22日,《清嘉庆御医汪必昌学术经验浅析》论文完稿。
  5月6日,召开“研究清嘉庆御医汪必昌初期成果发布会:《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填补中医药史空白”。参会专家宣布第三个国家级绝密中医药配方或将在其中出现。同日,《清御医著〈聊复集·怪症汇纂〉或将孕育第三个国家级绝密中医药配方》(或《清御医遗著或将孕育第三个国家级绝密中医药配方》)新闻发布。
  研究中医药古籍文献逾40年,曾主编《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郑金生研究员指出:“查检国内各大公共图书馆及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书目,同时查阅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及我国台湾省等现存中医图书类书目,暂未发现有其他中国古代御医汇纂的怪症奇方稿本传世。”
  5月7日,《人民日报》网站(人民网)转发《清御医著〈聊复集·怪症汇纂〉或将孕育第三个国家级绝密中医药配方》新闻。
  5月9日,全国政协主管主办的《人民政协报》第8版整版刊发《清代御医汪必昌遗著〈聊复集·怪症汇纂〉研究成果发布》新闻。同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国中医药报》第2版头条刊发《〈聊复集·怪症汇纂〉学术价值被证实》新闻。
  5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中国改革报》第7版刊发《著作〈聊复集·怪症汇纂〉初期研究成果发布》新闻。
  6月6日,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聊复集·怪症汇纂》未刊稿本研究”成果评价会。
  6月14日,“《聊复集·怪症汇纂》未刊稿本研究”被确认为科学技术成果,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颁发“中高科评字[2018]第32号”《科学技术成果证书》和《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潘宣将该院专家的评价概括为:“《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本是中国古代皇家御医治疗怪症方法传世稿本孤品,其中所治疗的病症包括人体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由形(体)到神(经)的各类古今疑难杂症,有的至今仍为罕见怪症,有的已不属稀见病症但现代医学仍难治愈,清代嘉庆御医汪必昌的治疗、调理方法(秘方偏方等)五百四十种,多经他本人验证有效,且包括不少宫廷养生保健良方秘方。”
  7月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管·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的人民政协网发布《清代嘉庆御医秘方偏方研究被确认为科学技术成果》新闻。
  7月20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的《中国收藏·纸品》刊发《鉴定〈聊复集·怪症汇纂〉未刊稿本》一文。
  7月25日,人民政协网、东方网和中国台湾网等媒体转发《御医孤本藏药神 治疗癌症中药方此处寻》一文。
  8月16日,新浪收藏频道开设《汪必昌研究》(即《御医秘方孤本赏析》)专栏。
  9月3日,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建国先生发表《〈聊复集·怪症汇纂〉研究推广发展道路的思考》一文。
  9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实习同学分析组发表《御医孤本:海外买家的豪掷与国内买家的观望》一文。
  10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委员会委员林嘉騋教授,全面研究网络上发表的与《〈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相关资料后,深刻指出:“《〈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中的独家药方,与云南白药、片仔癀配方一样,同属于中医药核心技术。”(具有不可复制和隐性的核心技术特点)
  10月13日,《光明日报》11版即国学版,刊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原古籍研究室主任樊正伦先生撰写的“也是绝学——《〈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的传世价值”,权威考证《〈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为“中国古代治疗怪症著作的最高峰”。
  樊正伦先生全面研究后指出:“无论是从质或量的角度分析,还是从实践应用价值即其有效性的角度分析,《〈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都为迄今所知,中国古代治疗怪症著作的最高峰。”
  10月25日,国医大师王世民先生,在山西中医药大学审定“关于《〈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记载的540种宫廷御医秘方偏方有效性的简要说明”文稿。
  10月底,(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清嘉庆御医汪必昌初步研究》一书与读者见面。
  11月2日,山西《三晋都市报》第A08-A09两个版面刊发《御医稿本孤品引发国内外热切关注》一文。
  11月15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部原副研究员、中国嘉德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古籍善本部原总经理拓晓堂先生,为《〈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题词:“中国古代宫廷御医第一秘方集”。
  12月上旬起,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开始参与指导,促进开发创新。
 
2019年
  1月4日,谷世喆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等撰写的《中医抗癌与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未刊稿本》在网上发表,引起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医学界专家的高度关注。
  1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教授在全面深入研究相关资料后指出:“《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确实是一册有很高价值的中医专著。”至此,《〈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作为中医药核心技术的国宝地位完全确立。
  1月1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首席研究员朱建平莅临中国书店,审阅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著作《〈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孤品原件(极少数已公布页面部分),重申中央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领导的指示精神,指出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此未刊稿本孤品的保护。他对中国书店严格按照有关要求,采取最高级别的保护措施,予以充分肯定。朱建平强调,必须在保护好未刊稿本孤品原件文物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只有药品生产企业才有药方(秘方偏方等)制剂申报主体资格。药品生产企业在购买此包含540种清嘉庆御医汪必昌收集的秘方偏方未刊稿本孤品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单位将大力支持企业,联合研究开发,包括文献研究、中药新药开发等。
  1月20日,84周岁的国医大师王世民老教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题词:“验方秘方多是知名中医的‘不传’法宝,今世片仔癀是秘方,云南白药是秘方,都已创造了数百亿,甚或上千亿(元)人民币的市值。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国医大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考证认为御医‘首重疗效’。《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是清代(嘉庆)御医汪必昌数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其编纂的540种秘方是孤本,是古代(治疗)疑难怪症的‘不传秘本’,必将成为研发保密类有效新药的独家资料库。”
  2月18日,大公网报道:“2018我最喜爱的文物出版社图书”近日揭晓,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书籍报刊收藏委员会首席古籍鉴定委员彭令编著的《清嘉庆御医汪必昌(初步研究)》中获得古籍类第一名。该书旨在为读者解读有关清代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编纂的540种秘方偏方(《<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的研究,包含考略浅析、孤本药方、相关资料、必昌文献、初期成果、医阶辩证等九大板块。
  3月15日,《国医大师(王世民)论定汪必昌药方疗效好》 (关于《〈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记载的540种宫廷御医秘方偏方有效性的简要说明)公开发表。
  3月18日,《山西晚报》刊发《山西藏家彭令编书解读 清嘉庆御医手稿藏了多少秘密?》新闻,其中介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陈先行先生在为《清嘉庆御医汪必昌(初步研究)》一书所作序言中表示:“今此珍同珠璧之稿本被彭先生觅获,数百活人之医方不再成为私密,天下百姓受其济惠将不知几何,则汪氏不啻二百年后复生,而彭令发现文献大功又何可胜道也哉……”
  3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彭令等个人持有的“《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复函。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个人持有的单一册中医药古籍(文献)纸质复函,这是破天荒的首次!
  5月9日,王世民(国医大师)、谷世喆(国家级名老中医)和彭令(首席古籍鉴定委员)经过一个多月搜集史料,共同撰写的《有资格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中医古籍孤本——迄今所知唯一存世的中国古代御医全体系药方真迹略考》文章定稿,(84周岁的国医大师、方剂大家)王世民教授确认并手书——“《〈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具有三个唯一性的显著特点:迄今所知唯一存世的‘中国古代御医对症开方百首以上真迹’、迄今所知唯一存世的‘中国古代御(医)全体系药方真迹’、迄今所知唯一存世的‘具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资格的单册中医古籍稿本’。”
  5月13日,《有资格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中医古籍孤本——迄今所知唯一存世的中国古代御医全体系药方真迹略考》一文于新浪等网站公开发表,全面公布《〈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具有三个唯一性的显著特点的依据。迄今所知唯一存世的“中国古代御医对症开方百首以上真迹”的基础定位更加牢固。
  5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研究员指出:“当前某些疾病,中医西医都缺乏办法,我经过反复研究,感觉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内540种秘方偏方中,极可能找到解决方法。这点也许全世界都关注重视!”
  5月24日,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谷世喆教授,进一步指出:《〈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为“已知唯一保密至今的百首以上中国古代宫廷御医验方。”
  6月3日,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后导师冯世纶教授总结道:“系统研究已流传的中国历代治疗疑难怪症的药方集后,我再研究清嘉庆御医汪必昌的行医经历、刊行著作、已公布的部分药方和他汇纂的《怪证方法目录》(即秘方偏方目录真迹),我们认为,汪必昌遗著《〈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无疑是(中国)中医药治疗疑难怪症最杰出的药方集。”
  2019年6月1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前院长傅延龄教授,经过综合研究,挥笔为《〈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题写:“中医药第一秘方集”。
  6月21日晚,第七届、九届、十届、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唯一出自县级医院的国医大师唐祖宣老先生,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参加会议期间,于中研宾馆认真审阅相关资料后,兴奋地说:“《〈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内,御医汪必昌亲笔记载的数百种有效秘方偏方无疑是中医药国宝,太珍贵了,十分难得!”同时,唐老也即兴挥笔题写:“中医药第一秘方集”。
  6月28日,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河南省卫生厅)家属院,91岁高龄的国医大师张磊老先生身体健康,思维清晰,他审阅“中医药第一秘方集”《〈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540种御医秘方偏方相关资料,特别细阅了王世民国医大师真迹、唐祖宣国医大师题词和傅延龄教授题词后,认真地说:“《〈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是‘中医药第一秘方集’,当前毫无疑问,我现在立即题词,但愿此书青史留名,永远传承下去。”言毕,挥笔题写“中医药第一秘方集”墨宝。
 
 (2019年6月30日修订稿)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