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旧书

让古籍成为更多人的良师益友


 

       “做好传承,是我们对古籍保护事业最高的敬仰。”谈起古籍保护,年过五旬的久米次成字字铿锵。

       作为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和罗布林卡管理处古籍普查团队中的一员,久米次成和其他三位同事负责的准增颇章(持舟殿),相当于罗布林卡的藏经阁,其中古籍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殿内四周高耸的经架上,堆放着数以千计的经典古籍,内容涵盖宗教、建筑、艺术、医学、历史、语言、文学、哲学等领域。这些古籍书写或印刻在长条藏纸上,由上下两块木板夹护,这种独特的装帧方式,被称为“梵夹装”。

       古籍普查登记,是古籍保护利用的基础性工作。5年来,罗布林卡管理处古籍普查团队通过手写和电脑录入形式,就每部古籍的内容、材质、年代、重量、尺寸、破损等情况,一一记录并提出修复建议,为古籍办理“身份证”,出具“体检单”。同时,普查团队还给完成普查的古籍在原编号的基础上又新分类了10个序号。久米次成解释说:“这个方法非常好用,数字对应着登记册上的古籍名称,不仅为古籍的管理使用提供了更高效的检索方式,同时也减少了因反复翻阅造成的破损风险。”

       2022年,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在相关重点研究工作中,专家学者利用古籍编号,精准查阅了所需资料。“让承载古人智慧结晶的古籍走出库房、发挥作用,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久米次成说。

       久米次成和古籍的缘分由来已久。从16岁初次在西藏山南市敏竹林寺研习经典接触古籍,后来去北京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深造,到最后入职罗布林卡管理处,久米次成长年耕耘在古籍保护事业中。

       罗布林卡历次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中,他以其对藏、梵文种以及书法的娴熟运用,出色完成了重要文书的书写任务。

       2006年起,他全程参与传世极少、文献价值不可替代的贝叶经修复工作,获得了西藏自治区“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他数十载笔耕不辍,出版了藏、梵文书法专集《世传妙苑》《印藏班智达和译师之梵文兰札体和乌尔都体传承》《吞弥墨颜》等专著,在西藏自治区非遗传承领域建树颇多。2017年,久米次成入选西藏自治区第一批“西藏工匠”。

       相比荣誉和头衔,久米次成朴素、谦虚的为人,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更是让人称道。

       “书籍犹如孜孜不倦的导师,古籍更是如此!”久米次成告诉记者,他从小酷爱书法,一直有临摹各类梵文字体的习惯。曾经记录的一段梵文内容极为少见,久米次成钻研许久、请教多位专家后仍不解其意。

       多年后,在一本尘封的古籍中意外发现同样的梵文内容,并且书中还配有详细的音译、意译等内容,多年的疑惑得以解开。欣喜之余,久米次成暗下决心:要让古籍成为更多人的良师益友。

       为此,久米次成利用每天的午休时间,为慕名前来的学生无偿传授藏、梵文书法等,受教学员上千人。同时,他还注意搜集罗布林卡内殿堂壁画上的文献资料,其研究成果正着手收录成册出版。

       “国家对文物古籍的保护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们要抓住这一好时机,让更多的文物古籍重见光明,焕发绚丽光彩!”久米次成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西藏日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