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旧书
 

留住古籍里的“乡土味”

 
       五千年泱泱大国,传世经典数不胜数。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传承中华农耕文明优秀成果,服务乡村振兴。费孝通先生曾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传承好农耕文化,就务必要留住古籍里的“乡土味”。


       做好古籍工作,是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的关键,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留住古籍中的“乡土味”,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文化是一种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传承和保护好农耕文化能够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道德滋养、精神动力以及智慧源泉。通过挖掘利用古籍中的农耕文化价值,进而激发相关文化产业活力,有利于形成文化引领、产业带动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留住古籍里的“乡土味”除了需要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开展古籍普查,做好古籍分类分级保护和分类分层次整理出版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古籍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

       善用数字技术,让古籍里的“乡土味”焕发生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古籍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加强古籍数字化资源管理和开放共享。让沉睡在书架上的古籍“活起来”,形成可交互、可触摸、可视化的数字人文作品,方便查阅使用、共享传播。

       创新传播形式,让古籍里的“乡土味”迸发活力。2021年,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受到广泛好评,它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表现形式,讲述典籍中的闪光故事及历史渊源。节目中,演员扮演的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和袁隆平院士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向人们展示了农耕文明一脉相承的深厚底蕴。通过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的普及,不仅可以加强古籍的大众化传播,而且能够拓展推广渠道,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金字招牌。

       留住古籍里的“乡土味”,是为了保护,是为了传承,也是为了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留住的是田园牧歌的回忆,是青山绿水忆乡愁的向往,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秉性。
 
来源:中国农村网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