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旧书
把后半生交给6万余册中医典籍

邱忠国的草本人生”

 

\

 

       在北仑新大路,有一栋门面并不显眼的三层办公楼,里面有一间约300平方米的陈列馆,收藏着上起明代晚期,下至20世纪70年代的上万册中医典籍。邱忠国是这间陈列馆的主人。

 

       “你听,它们是有生命的,有声音的。”邱忠国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着这些珍藏多年的典籍。书页打开,有些露出了被白蚁和老鼠啃噬过的痕迹,有些书页不免散发出一些岁月沉积的陈腐潮味。“让这些‘老伙计’有一个舒适的家,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我人生的后半生或许都要延续在珍藏的数万卷中医典籍之中了。”1967年出生的邱忠国如是说。

 

\

 

       在这栋三层小楼里,每间办公室的地上、桌上、椅子上、沙发上,一摞摞、一捆捆、一箱箱,古旧中医典籍摆得到处都是。邱忠国正说着话,有人抱着一个还未打开的快递箱进了门。“里面是前几天我刚收来的书,还来不及拆箱。”见记者带着疑惑,邱忠国笑着解释道。

 

       在邱忠国收藏的这些典籍中,既有《神农本草》《黄帝内经》《伤寒论》《医宗金鉴》《脉经》等历代中医经典著作的各种版本,也有流传至今的历代中医临床经验手抄本,还有从民国到上世纪70年代的各种中医杂志,数量达6万余册。

 

\

 

       邱忠国对这些书籍珍爱有加,将它们分类整理,重新装订,精心收藏。“它们都是我的‘宝宝’,我不让人轻易碰书,天气好的时候就把它们搬出去透透气。”

 

       邱忠国和“它们”的缘分要从2008年说起。彼时他还是一个生意人,“那年我母亲生病,为了应对病情我第一次接触了中医古籍,没想到越读越有劲。”自那以后,邱忠国收集古旧中医典籍的念头越发强烈。

 

       为了第一时间“抢”到好书,十多年间,他跑了大半个中国。令他庆幸的是,其中有很多书都是他从造纸厂的打浆机前“抢”出来的。

 

       一楼的陈列馆里,展示着几千本古旧中医典籍,都是邱忠国精心挑选过的。“这一列是宁波人撰写或与宁波有关的中医典籍。药业在宁波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朝时期,宁波是全国药业的领头羊,宁波的药材商人遍布全国各地。”邱忠国坦言之所以倾尽全力收集,是因为他存有“私心”,“想让更多后人知晓宁波人的这段辉煌历史”。

 

\

 

       不久前,邱忠国辗转委托朋友从日本拓印了明代慈溪人赵继宗所著的《儒医精要》。“《儒医精要》是一本医论性质的著作,书虽然不厚,但在当时引起的争议却不小。赵继宗曾著书二十余本,传世甚少,目前存世的仅有《儒医精要》,在日本被发现。”邱忠国认为,不论别的,单作为研究赵继宗其人和宁波国药发展历史的史料,这本《儒医精要》就显得尤为珍贵。

 

       拿到《儒医精要》的这一刻,邱忠国异常兴奋。这兴奋,源于对自己身负重任的自豪,也源于对中医文献整理保护工作紧迫性的清醒认识,“也许用‘抢救’来形容更为恰当。”邱忠国说,“目前流落在民间的中医古籍共有多少尚不清楚,因此,搜集和整理工作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的投入,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去研究考证,让中医古籍‘活起来’才是对其最好的保护。”(吴丹娜)

 

来源:宁波晚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