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旧书

 

帛书和帛画

 

       将文字写在丝织品上的书称“帛书”。如果将画画在丝绸上,则称“帛画”,它的行用年代几乎和简牍相同。只是当简牍停止使用后,“帛”作为书写或绘画载体,一直在使用着。历代的不少绘画和书法作品,就是以丝绸为原料的。在简帛的时代,由于丝织品十分昂贵,帛书的使用量要远远少于简牍,只有贵族和皇家才有条件使用帛书。


       帛书很难留存久远,所以出土量远少于简牍。1908年,斯坦因在敦煌发现两件写有文字的丝织品,约为公元1世纪之物。20世纪以来,在长沙战国楚墓和山东临沂西汉墓中,多次发现帛书和帛画。1946年,在湖南长沙东郊陈家大山一战国楚墓中出土一件帛画。帛画尺寸长为31厘米,宽为22.5厘米,画面已十分模糊。画上有一女子,立于新月形物上,女子发髻后垂,两手合掌,身着长袍,上饰云气纹,女子左上方有一龙一凤。

       出土帛书、帛画最多者,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在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20多种帛书,共12万余字,是汉代帛书的一次数量最大的发现。从帛书的字体来看,是属于汉字由小篆向隶书过渡时的字体,因为它的笔画中,还能看到小篆的一些写法。

       帛书的尺寸,大约和丝织品的幅面有关,从各种材料可知,汉代的丝织品的幅宽为48厘米,这也是大规格帛书的宽度。小规格帛书,为织物幅面的一半,即24厘米。从出土实物看,帛书的装帧既有折叠式,也有卷轴式。

       对后来书籍形式影响最大的是帛书中的“朱丝栏”和“乌丝栏”,即帛书的书写形式和其中的红色或黑色边框线行格线。这种行格线有的是画出来的,有的是在织丝时织出来的,而且有不同的宽度。这种丝织品,显然是专门用来书写的。这种“朱丝栏”“乌丝栏”的丝织品,一直到宋代还在流行。

       在南北朝时,简牍已完全停止使用了。可是帛书还在使用着,特别是一些绘画和书法作品,还经常用丝织品作为原材料,历朝的一些皇家文书也常用丝织品。尤其是在书籍装帧方面,书的封面有时也要用各种丝织品来裱装。
 

\

图文并茂的帛书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
 

       出土的帛书帛画,向我们展示了纸以前最为轻便的写本书。特别是其中图文并茂的帛书,更是后来纸本插图图书的先河。丝织品作为绘画材料,在人类绘画史上可能是早期最优质的材料。
 

(本文摘编自《中国印刷发展史图鉴》)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