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旧书

 

沉潜古籍文献 重阐中国哲学

 
       继40年前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之后,2022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国文化自信继续向深度广度推进的重要标志。《意见》指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国古籍是中华文明和学术思想的主要载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哲学思维、精神信仰和价值伦理的集中承载,整理好古籍文献,深入挖掘和阐释其中蕴含的思想学术,特别是哲学思维,对我们总结历史、服务当代、走向未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华古圣先贤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阐释世界的理论观念,以及分析处理世界的原则尺度,都系统地反映于古籍文献之中。整理古籍不仅仅是从形式上、物质上对古籍进行修复、还原或标点工作,而且是深入挖掘其中丰富内涵、系统阐释其思想学术,并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事业。特别是阐发古籍中蕴含的居于群学冠冕地位的“哲学”思维,更是首要的任务。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解析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真正对中华先贤哲学思维深入研究和总结,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中华文明特征、中国话语体系和东方智慧模式,为实现中华文化“两创”、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找准切入点,把握总纲领。

       《意见》明确要求,“系统整理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的古籍文献,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中华古籍浩如烟海,内容丰富,按大类分有“六艺(经学与史学)、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或“经、史、子、集”四部),分别反映了儒家理论、诸子(含释道)哲学、文学艺术、军事谋略、科学技术和医药保健等学术成果及其哲学思维。我们要讲明上述各门科学在中国古代的学术创新、理论创造和哲学升华,自然非深入钻研古籍文献而莫可如何!认真整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些文化古籍,是后世学人反观古代历史文化,追溯古圣先哲智慧,为当代治国理政服务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内容。

       《意见》特别指出,“注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的古籍保护传承和转化利用”。中国现存传世古籍以儒家经典“六经”(《乐经》亡佚)时代最早、影响最大,据《庄子·天下篇》所言,“《诗》以道志”是情感哲学,“《书》以道事”是历史哲学,“《礼》以道行”是行学科学,“《乐》以发和”是音乐哲学,“《易》以道阴阳”是宇宙哲学,“《春秋》以道名分”是政治哲学。“六经”是先贤智慧在不同领域的古籍中的学术思考和哲学表达,是中华文化根、魂、源最具特色、最为集中的呈现。《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系统地构建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万物生成论;《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的理论,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人认识万物进化、社会发展的系统观和历史观。以《周易》为代表的“三易”系统的“阴阳”观念、“穷变通久”“中正”“时中”“变易”“不易”“简易”等辩证逻辑,《尚书·洪范》“五行”(水火木金土)揭示的事物相生相克的物类普遍联系、推衍生灭的唯物观念,又为我们认识宇宙、解释社会、指导人生提供了理性武器。《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构想,《孟子》中“四端”“五行”及“尽心知性”“知命知天”的揭秘,《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和《大戴礼记·本命》“分于道谓之命,成于一谓之性”的定义,为中国人提供了知性知天、做人做事的根本法则。“史部”地理类《山海经》这样的志怪之书,也为我们保存了“德仁义礼信”或“德顺礼信”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子部”著录的中国古典哲学另一支《老子》《庄子》等经典所代表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具有丰富系统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以“道”为万物本体,以“德”为万物生成模式,《庄子》以“相对”主义、“无为而无不为”为运动方式,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那个时代最高的事物变化、转化的认识水平。《吕氏春秋·不二》“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兼),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以及《尸子·广泽》“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等价值揭示,西汉王褒、严君平、扬雄“道德仁义礼”的五德构建,都为我们展现了丰富的古代智慧的认识历程,也为我们总结古代哲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元素。至于“诗赋”和“集部”文献,更是汇集了许多哲学思想的文学表达。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因互鉴而精彩,文明以互补而进步。《意见》反复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中华民族不仅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提供了“四大发明”和“二分之一以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还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系列且特别的思想方法。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中外学人撰写了多部《中国哲学史》,在中华哲学思维的西式表达和对话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除了1915年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哲学史》(谢无量编著)尚保持中国固有话语体系外,其他有关中国哲学的著述,多半是运用西方模式来书写《中国哲学史》,人们习惯于在西方哲学框架下进行“中国哲学”填空,难免削足适履和中国有无哲学之拷问。现在,认真归纳总结蕴藏于古籍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我们重写文明进步的“中国文化史”,重塑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史”的需要,有意识地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话语的“中国的哲学史”体系,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世界哲学思想宝库的需要。中国以“三易”阴阳、《洪范》“五行”为代表的宇宙观,《易传》为代表的“天人合一”“三才合一”的实践学说,以《老子》《庄子》抽象的“道”为代表的形上哲学,以《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人本”“民本”和“性本”哲学,以扬雄、韩愈、周程张朱陆王“心性”“理气”为代表的性理哲学,以佛道“成仙”“成佛”为代表的出世哲学,为我们树立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突出坐标。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古典资源,进行历史的恢复和哲学的再思考。

       《意见》呼吁“挖掘古籍时代价值”,在古籍整理的传统方式(注释、笺证、训诂、章句、正义、集疏等)基础上,融会贯通“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方式方法,“提高古籍普及出版质量,做好经典古籍精选精注精译精评”,依托古籍特别是经典文献,揭示和阐发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和知识技能。面对日益缺失的信仰问题,我们可以重新阐释《礼记·祭义》中孔子关于“夏人尊命”(重天道、贵自然),“殷人尊神”(敬祖宗、明阴阳),“周人尊礼”(重礼乐、贵仁义)的概述,揭示三代圣贤如何解释人类乃至万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现在怎么办”的问题,实现人类普遍需要的“现实关怀、临终关怀和终极关怀”。面对中国哲学史书写过分西化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三易”揭示的“阴阳”观念、《洪范》揭示的“五行”学说、《易传》和“蜀学”揭示的“三才”思想,孔子子思倡导的“中庸”理论,儒家经典确立的“尊师重教”“学以致道”“教学为先”“格物致知”等认知途径,构建起中国自己系统地揭示事物本质、发展规律、运行模式和守中原理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面对道德和价值观问题,可以利用儒、道等诸子思想资料,构建“道为之元,德为之始”“仁义礼乐”为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行的道德哲学和情感哲学;利用《论语》《孟子》等古籍中对道德伦理、人文情怀、社会关系和日用常行的各种论述,梳理归纳出“孝悌忠恕勤、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仁义礼智信、天道命性情”等实践伦理,为提高人们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天地大德服务。面对“中国哲学史”撰写过分西化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典籍中的诸子学说、百家理论,以及分散在“六略”或“四部”文献中的丰富资料,描绘出中华先民在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时的心路历程、思想火花和哲学思维,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文献从来都是思想学术的最好载体,也是新思想新学术酝酿的温床。从前,孔子利用“旧法世传之史”整理阐释形成上传下启的“六经”;后世儒者通过“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等方式,创造性地构建起了庞大的儒家学派和系统的儒学理论。今天,我们也可以深入整理阐释古籍,融合百家学术,用中国固有的观念术语、思维框架和思维模式,在更大的视域中还原出本来的学术历史,挖掘出别样的哲学体系,进而丰富(不是雷同)世界哲学文化宝库。

(作者系四川大学教授、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