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连环画

 

垂之则有卧波中——谈古画中的桥

 

       桥是人们用于跨越障碍、满足来往需求的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画中,桥有着多方面的艺术价值,是界画中的常见元素。从意象上看,它在不同题材的画中也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为画面增添诗意。有时,它连接着城市的不同区域,对繁杂的市井起到了协调作用;有时,它是山河之景的点缀,为静谧优美的景色赋予人文气息;有时,它出现在村落中,凸显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有时,它坐落于庭院园林,使建筑之美更加深入人心……尽管古画中的桥往往不是画面的主题,却在万千盛景中无处不在。


       展子虔《游春图》:春光中的那抹红

       《游春图》中的桥是一座红栏桥,它是目前中国山水画中出现最早的桥。红栏桥又称“朱桥”,是一种柱梁式的桥。其构造是将木桩、石墩置于水中,上架木梁,铺面成桥。桥面略带弧拱,桥桩排列密集,桥的两侧有木栏。因木栏涂有红漆,故名为红栏桥。


       正所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在《游春图》所处的时代,木桥是中国最常见的桥类。这些桥看似简陋,却也承载着交通往来的重要作用,也是人们游览山水、欣赏自然风景的必要媒介。放眼《游春图》中的青绿山水,红色的桥也显得十分醒目。它的存在起到了画面调和的作用,也和附近房屋上的红色柱梁产生了整体性,使观者能在这大好风光中感受到别样的明艳。
 

\

展子虔《游春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河的连接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著名的青绿山水画之一,其浓郁的设色与工致的笔墨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青山叠翠、飞瀑流泉、山村野市、渔船游艇共同构成一片壮观秀美的长卷山水。


       在如此壮丽的长卷中,有十几座形态各异的桥。这些桥涵盖当时中国古桥的诸多典型种类。例如最边缘山村中的草桥,与放牛赶路的农人共同形成一幅安居乐业的温馨画面;那水榭园林的廊桥,连接着别墅亭台的清雅舒适;那崖壁上的栈桥,贯通着艰险的曲径,表现旅途的刺激与不易;那楼阁上的长桥,平稳而又笔直,为游人提供了休憩之所;那山体上的石板桥,以坚固青石板抗击着岁月的流逝……如此丰富的桥,为《千里江山图》的壮丽河山增光添彩,展现不同风格的山川之美,可谓是“咫尺有千里之趣”的典范。
 

\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喧嚣街景的纽带

       作为一幅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京城的热闹繁华,也展现了带有区域特点的桥梁。那时的桥仍以木拱桥为主。它们连接着城市的各个区域,是人们逛街、行游的必经之处。《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并不多,但那位于城中的汴水虹桥不仅是整幅画的“画眼”,也反映了叠梁拱桥的历史记忆。


       北宋时期的汴京城交通繁忙,许多货船在运输时都容易产生拥堵和相撞。这些事故轻则影响运货效率,重则导致船、桥尽毁。而跨度较大的石拱桥不易建造,耗时耗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叠梁拱桥应运而生。这种桥能凭借较少的木材,通过叠、压、拉等技艺手法,形成拱形体系,并发挥木材的抗压属性,实现更大的空间跨度。

       画家凭借一座叠梁拱桥,商贩、行人、牲口、船只会聚于此。坚固的桥梁浓缩了汴京的繁华,成了画中街景的高潮部分。看着这人来人往的桥梁,观者也能体会到那份穿越千年的热闹以及叠梁拱桥的辉煌。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文征明《溪桥策杖图》:流连林边水畔

       山清水秀、小桥流水,是许多文人都向往的世外桃源。《溪桥策杖图》描绘了古木参天的清幽山谷。画家用沉稳雄健的笔墨使树木山石都交织于一体。潺潺溪流上,一座小桥横跨两岸,一位旅人策杖伫立在桥头。他眺望水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尽管这处景象只存在于画作底部,却是整幅画的核心,也是画作的点题部分。一人、一杖、一桥、一山,将文人隐逸自然、怡然自乐的心境全都展现了出来。这座无名的小桥,也作为画家抒发情感的关键,为旅人实现了行走溪间、饱游沃看的愿望。正如画家在画中的题诗所说:“短策轻衫烂漫游,暮春时节水西头。日长深树青帏合,雨过遥山碧玉浮。”

 

\

文征明《溪桥策杖图》
 

       徐扬《玉带桥诗意图》:浓缩园林好景

       玉带桥是一座拱券石桥,由青石和汉白玉建成,位于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的西堤。


       《玉带桥诗意图》作为中国古代少有的以桥为直接主题的作品,将这座桥横跨两岸、衔接园林盛景的作用展现给观者。为了更好地表现玉带桥的艺术性,画家并未以写生的形式还原所处时代的玉带桥,而是以前人所写的玉带桥诗歌为基础进行描绘。画中的玉带桥虽没有采用许多画家常用的界画手法,却因线条的自然随意而别有生趣。那简明清晰的桥梁搭配清雅怡人的园林之景,给人以超然出尘的美感,和诗中的描写一起流露出诗情画意的意境。
 

\

徐扬《玉带桥诗意图》(局部)
 

       桥象征着人对自然的征服,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更体现中华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精神。小小的桥,连接着大千世界,装点着江山百景。即使是今天,也仍有许多画家热衷画桥,使那饱含技艺与诗意的符号融入艺术的长河中。
 

       作者:张雷

来源:大河美术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