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连环画
 

从笔墨丹青探寻千年中国

——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

观众在“大系”成果展镜厅内翻阅展览系列书籍。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以下简称“大系”)自2005年启动,历时17年完成,是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也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

       2022年9月29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以下简称“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堪称中国美术界、文博界的大事、盛事。由“画”入“书”,再由“书”入“展”,“大系”成果展以独特视角全面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重视文化建设的历史印记,全面展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崭新气象。

       “大系”成果展遵循守正创新的策展理念,集中展示了1750件(套)历代绘画精品出版打样稿档案,让观众在历史长河与时代律动中感受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展览筹备工作自2022年7月正式启动后,国博策展团队始终参与展览筹备和运行保障工作。具体而言,“大系”成果展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展陈空间推陈出新。国博充分发挥展厅空间高、规模大的优势,在南侧平台区域搭建展墙进行分割组合,打造出既有开阔恢宏的场景又有曲折、富有节奏变化的展线,最大限度呈现“大系”全貌。特别是在廊道等大空间中,全景式呈现以3D打印技术复制的中国八大石窟的代表性龛像,让这些不可移动的石窟艺术遗产与“大系”收录的海内外珍稀佛教绘画汇聚一堂。

       其二,科技赋能体验升级。在展签式样设计上,我们充分考虑观众阅读习惯和欣赏体验,利用科技赋能,将每幅画作内容的有声介绍以二维码的形式放置在展签上,方便观众了解每幅作品的基本信息。此外,本次展览结合馆藏资源,以图像、文字、视频、新媒体等多元化展示手法,将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打造“镜厅”“光影丹青”沉浸式体验区。展厅内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放大了2倍的《千里江山图》高清巨幅灯光特效图。众所周知,古画最好的保存方式就是尽量不打开。由于青绿山水画的主要颜料是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人们每次翻看古画,都会造成矿物颜料的脱落,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我们借助数字技术,让深藏在库房的文物重现光彩,使得观众能看清每一处微观的笔墨细节。
 

\

观众在“大系”成果展镜厅内翻阅展览系列书籍。

       其三,科普研学兼收并蓄。“大系”成果展不仅满足了普通观众对中国传统绘画深度了解的需求,更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大系”成果展汇集了现有最全面的中国历代名画“数字化”文献,为数字化下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为了让观众深入了解古代绘画,国博开设了中国古代书画鉴赏线上培训班,使观众可以全方面、多维度地认识古代绘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策展人胡妍在展厅为中国古代书画鉴赏线上培训班讲解演示《千里江山图》的色彩美学特征与笔绘临习。

       “大系”成果展开幕至今已8个月,这场文化盛宴依然火爆。国博数据显示,展览共接待观众逾194万人次。展厅里,“银发族”时而拿着手机比对作品细节拍照,时而充当周围观众的临时讲解员;年轻人则喜欢在“镜厅”“光影丹青”沉浸式空间打卡,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光影体验;现场也不乏小孩子的身影,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拿个小马扎,端坐在画前临摹传世名画。

       观展的队伍里,二刷、三刷的游客比比皆是。许多观众在参观完“大系”成果展后,纷纷表示被中国传统绘画之美所震撼,感悟到那份时时涌动的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17年“文化长跑”,从断缣寸纸的积累,到一代一代的传承。“大系”的问世,以及“大系”成果展的亮相,不仅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绚丽多彩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搭建起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让这部看得见的中国绘画艺术史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胡妍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工作部主任、研究馆员)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