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连环画
 

中国古代兵书赏析:《筹海图编》

       《筹海图编》,明代郑若曾撰。书中有地图114幅,约26万字,对沿海地理形势,明代海防部署,海防方略,海战器具,中日历来的交往,倭寇劫掠沿海的历史,倭寇入侵的时间和路径、武器装备,战略战术以及平倭之功绩等均有叙述。其中《沿海山沙图》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而又详备的沿海地图和海防图。

       《筹海图编》总结了明初以来的沿海防卫经验,对其后抗倭战争有指导意义,也为后人筹划海防提供了借鉴,是研究明代抗倭战争的重要文献。其书论述海防、日本诸事多系作者耳闻目睹,并加考究,较为翔实可信。
 

\

《筹海图编》十三卷 明郑若曾撰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刻本

       根据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所作的《筹海图编序》,可知此本为《筹海图编》的初刻本,刊刻于武林(今浙江杭州)。然梓行迄今450余年,此初刻本在海内仅存两部,均藏于国家图书馆。一部虽全,但有配补;一部佚去卷八,两者配补,方得全帙。
 

\

国家博物馆藏明代佚名《抗倭图》(局部),描绘了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浙江沿海军民抗击倭寇侵扰的历史画卷。
 

\

国家博物馆藏明代佚名《太平抗倭图》,描绘了太平(今浙江温岭)百姓反击倭寇侵犯太平县城的历史事实。

       钓鱼岛——中国的固有领土

       《筹海图编》是研究明史、海防史和中日交往史的重要文献,更值得关注的是,该书明确记载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钓鱼山。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这表明,早在十四、十五世纪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

       首刻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的《筹海图编》一书标明了明朝海防管辖的沿海岛屿,其中卷一之《福建沿海山沙图》明确将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编入其中,表明这些岛屿在明朝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

来源: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