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书报刊珍品

 

辛弃疾集及其五种优秀整理版本推荐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词作传世620余首,居宋人之冠。他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并做了多方面的开拓,与苏轼并称“苏辛”而为豪放词的典范,清代陈廷焯赞其“为词坛第一开辟手”(《云韶集》卷二),今人吴企明誉其“集词家之大成”(《辛弃疾词校笺·前言》)。辛弃疾一生力主抗战,其词作饱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凝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每当中华民族遭遇外来压迫之时,辛词就像巨钟鞺鞳,总能给人精神的感召和振奋的力量。辛弃疾词集题为《稼轩长短句》,诗集已佚,邓广铭在清人辛启泰《稼轩集抄存》基础上增辑为《辛稼轩诗文抄存》。


 

\

       1.《稼轩词编年笺注》(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宋]辛弃疾著,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由已故宋史研究大家邓广铭先生所作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将汲古阁影宋刊本《稼轩词》(四卷)、元广信书院刊本及四印斋本《稼轩长短句》(十二卷)汇合比勘,更参校《花庵词选》《阳春白雪》《全芳备祖》《草堂诗余》等书,并从《永乐大典》、清人辛启泰《稼轩词补遗》等书中搜集佚作,共得辛弃疾词629首,又为之编年、注释、考证。邓先生为宋史研究大家,故对辛词所涉之史事颇能深入探究,考证详明。该书出版问世之后,作者精益求精,又经十数年的积累沉淀,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资料与研究心得。该书自1957年初版后,至今已逾六十年,一直深受学界好评,被认为是古籍整理的典范之作,更是研治宋代文史学者的必读之书。

 

\

       2.《辛弃疾词校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宋]辛弃疾著,吴企明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吴企明先生是知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关注、研究稼轩词三十余载。此书着重笺释稼轩词的文学属性,体例上保留了稼轩词十二卷本系统的版本面貌,将十二卷本之外的词作整编为“集外词”附于后;从校勘、笺注、集评、编年四个方面系统整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稼轩词的文学性和历史地位。


       作者在该书前言中提出其整理稼轩词的“六字方针”,即“取长、补短、正误”,读者阅读本书,基本可以获知学界对稼轩词的认知情况。书中对词体特征、词法技巧等的揭示,及具体词句笺释、词作系年等方面,均有特出之处。此书出版后,广受古典文学研究者及词学爱好者欢迎。
 

 \

       3.《辛弃疾词》(唐宋名家诗词),刘扬忠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扬忠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是当代著名的宋词研究学者,他的代表性著作有《辛弃疾词心探微》《唐宋词流派史》等。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词作现存六百二十多首,《辛弃疾词》选录词作九十六首,按照词人的生活经历和词风演变划分五个阶段,具体的系年和先后次序参考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编定。每首词下,先作简要的字词注释,然后再进行全词的解读,解读不限于作品内容和文学风格层面,还包括词人的经历、性格和思想等,借此达到“读书知人”的目标。该书是普及读本,适合一般读者了解辛弃疾的词风及其人格。
 

\

       4.《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辛弃疾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迈悲壮为主,热情洋溢,笔力雄厚。该书由朱德才先生选注,词一百六十八首,大略以编年为主,可谓选词精当、选材广泛,充分展现了辛词的总体风貌及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注释先撮述语意,后释字词,有重要异释,则附于后,简评以评析结构章法和艺术特色为主,间涉思想内容上的探索,堪称详尽、精确、稳妥。书后附“词评辑要”及“行年事略”,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词作的内涵及词人生平经历。该书对广大读者全面了解辛弃疾的词风乃至当时社会风貌极有帮助,是辛弃疾词作普及性读本中的上乘之作。


 

 \

       5.《辛弃疾词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杨忠译注,凤凰出版社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该书遴选了辛弃疾代表性词作82首,每篇词作皆以导读开篇,介绍词作创作的背景,又以精简的注释解读词义,再以准确贴切的翻译疏通大意,揭示了辛词的基本风貌。译注者杨忠先生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整理古籍著作多种,学风严谨;审阅者刘烈茂先生为中山大学教授,著名古文献研究学家,著述颇多。译注与审阅并行,极大程度地保证了此书的质量。全书体例严谨,内容充实,通俗易懂,是高中生课外拓展及大学生专题研究的入门读物,也可作为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的基础读本。

 

来源: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