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学术争鸣

考遗编于旧帙  发潜德之幽光 ——评王京州《七十二家集题辞笺注》


《七十二家集题辞》是明末张燮所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后世传本稀少,学界此前少有留意,只有单篇文字为学者偶尔引及。王京州先生此作首次从整体上将《七十二家集题辞》加以整理和研究,为从事汉魏六朝文学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者提供了参考,筚路蓝缕之功自不待言。简言之,本书有以下特点:

 

  一、文献功底扎实

首先,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对张燮的《七十二家集题辞》多有参考,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前者成为唐前文史研究的必备参考书,后者反而被长期埋没。检《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馆臣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提要中未曾提及二者的关系;直到后来的《四库全书总目》才有“溥以张氏书为根柢”一句泛论。而二书关系究竟如何,此后再未有人做深入研究。此作通过对两部书的仔细阅读,指出不仅《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对《七十二家集》多有袭取,而且张溥题辞也对张燮题辞有所借镜,并且举出了具体的例证,令人信服。从而在笺注之前便说明了张燮《七十二家集题辞》的重要价值及意义。

 

其次,张燮《七十二家集题辞》多存于《七十二家集》各集卷首或其自编《群玉楼集》中,现今已无全本。笺注者通过长期的搜索,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末刻本《七十二家集》为底本,参校台北“国家图书馆”藏《群玉楼集》所收各家题辞,残缺部分则以河南省图书馆所藏同版《群玉楼集》补足。此书虽非旧本,但属目前最为完备的《七十二家集题辞》,亦可谓“善本”。同时还在每篇题辞后将张溥之题辞附录于后,使得二张题辞之异同优劣立判,读一书而得二本之精华,便于学习和研究之用。

 

再次,本书在每篇题辞中专门设有“总说”一项,该项的首要内容就是对每位作家的别集源流做一番梳理,接下来是说明别集是否已有整理本。这两部分实则是对每位作家别集的研究现状做了简介,所列书籍也是为学子提供了“治学之门径”,有些《书目答问》的味道,只是限定在汉魏六朝别集的范围。

 

最后,作者在书后还另有附录三种:张燮传记资料汇编、《七十二家集》卷首与卷末、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汇集,进一步完善了本书的研究对象,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

 

以上几点均是建立在笺注者扎实的文献功底上,因此使得该书成为一部由“实”处入手的古代文学研究著作,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对二张题辞之比较理性、深入

本书对每篇题辞,都设有“校记”“笺注”“总说”“附录”,其中“总说”一项除了对别集的梳理外,还包括对张燮、张溥题辞的论说与评价。这些评价绝非是简单的扬张燮而抑张溥,而是融入了作者多年对汉魏六朝文学的研究心得,使得这些比较理性而深入。

   

   1.对张溥题辞取自张燮题辞的评价

如作者在《傅中丞集序》的“总说”中对二张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张燮《傅中丞集序》以傅咸与周起元比,张溥《傅中丞集题辞》以傅咸与傅玄比。相比而言,张燮以友人作比,更为精警。张溥以父子相较,“为彪为固”,实是张燮《庾度支集题辞》之余润。傅咸之风概气节,为二张所共推,或称“刚肠劲概”,或称“一生骨鲠”,言虽异而旨实同。张燮敷举《答杨济书》,张溥则称道《治狱明道赋》,率至以摘句成篇,足见二张之命意相通处。

 

此条总评先是依据事实说明张溥题辞源自张燮,但并未至此而止,接下来又继续分析二者在行文之处的“异”,最终回归到“殊途同归”上来。这样,不仅在文字的表层上,更在深层的中心上说明了张溥此条题辞对张燮的“借鉴”。

   

  2.对张溥题辞的肯定

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并不经常袭取张燮的《七十二家集题辞》,而是后出转精,往往自有其特点和价值,笺注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比如在《重纂谢法曹集序》的“总说”中说到:

 

张溥《谢法曹集题辞》称道惠连《祭古冢文》《雪赋》《秋怀》《捣衣》《西陵遇风献康乐》等篇,雅人深致,可资参证。

 

此条评说亦说明张溥所作之题辞亦有可圈可点之处,不仅不承袭张燮之说,而且多所发明,对文学批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融心得于笺注之中

笺注古人集部书,向来是一件颇费心力的事,若成佳作则更非易事。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依靠检索的方法似乎可以使得笺注古籍变得异常简单,但是如果要做到胜前人一筹,还是要取决于笺注者的素养。

 

本书笺注可谓精良、细密,更有过人之处。比如作者对“腾蒨”一词的解释便是出于自己的心得,道前人所未言。张燮在其题辞中多次使用这一词语,该词虽亦见于鲍照《三日游南苑》一诗中,但未见前人有所注解。笺注者在《傅鹑觚集引》一文的笺注中对改词作如下解释:

 

腾蒨:勃发。张燮喜用此语,此外尚有《夏侯常侍集引》“太初玄悟,腾蒨于魏朝。”《魏特进集引》“尚足殷赈外区,襞积腾蒨者焉。”《王司空集题辞》“拾梁人之徂芳,而留为腾蒨。”

 

此条解释较为贴切,符合语境,置于所举另外三条例句中亦合情合理。由此可见作者平日对于张燮题辞及汉魏六朝人所作文章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已烂熟于心,然后才能有所心得。古人虽有“疏不破注”之言,但补充前代笺注之空疏,亦是当今古籍整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在学术层面生动地“展现”了张燮

在本书之前,学界对于张燮其人其作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而通过这部《七十二家集题辞笺注》,使读者第一次如此详尽的了解到这位生活在明末学人的特点。

 

明代学者中就已经有勤于辑录、考证之人,如胡应麟、杨慎等,前人都有言之。而通过本书作者的整理、总结,“展现”出了张燮勤于辑考的学术特长。

 

本书作者在《重纂陶隐居集序》中的“总说”中谈到:

 

张燮在《昭明太子集序》考文选楼,《重纂沈隐侯集序》考《桐柏山碑》,此篇又辨《南史》“刀”误为“丹”、《指桓记》无足取信等,此公盖有考据之癖。

 

辑佚、考证之学到了清代成为乾嘉时期考据学派重要的特点,而处于明末之张燮亦擅长此学,不仅在《七十二家集》中首次辑佚出众多汉魏六朝人之别集,更是多次在题辞中屡屡对前人之言加以考据。由此可反映出明清之交学术嬗变之轨迹。

 

总之,本书既是对汉魏六朝文学、文学批评的研究,又反映出了明代学者对汉魏六朝文学、文学批评的态度,可谓是建立于文献学基础之上的古代文学研究,根底扎实而又不失创见,可谓《七十二家集题辞》之功臣。
 

转自:古籍新书报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