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学术争鸣

 

以版本为媒 讲好文明交流互鉴故事

 
       文明如光,照耀古今。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诞育过众多文明。有些在沧桑岁月中湮灭,有些则曲折留存于世。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未曾中断,历久弥新,离不开对典籍版本的收集、保护与传承。

 

\

木活字(明) 图片由中国国家版本馆提供
 

       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时指出:“我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我非常关注、亲自批准的项目,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如今,由中央总馆文瀚阁和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三个分馆组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分布祖国东西南北,共同保藏、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并以版本为媒,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桥梁。
 

\

青釉刻花“吉”字碗(南宋) 图片由中国国家版本馆提供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彰显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为世界读懂中国、中国了解世界打开又一扇文明之窗。

       文明的创造与历史的表征

       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传承数千年而不间断的文明,重要原因之一是历代先贤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由古及今,甲骨陶符、青铜铭文、石刻印章、简牍帛书、雕版拓片、古籍善本、方志舆图……版本囊括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文字符号、文脉信息的各类资源,是文明的创造、历史的表征。


       在浓厚的文化传承和典籍版本保藏意识的推动下,版本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和民族文脉的绵延发挥了重要作用。《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在“伏生传书”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里,汉代先贤为后人留下虞夏商周的历史印记。纵观史册,从《史记》到“二十四史”,从诸子百家到经史子集,从《永乐大典》到《四库全书》,从周的守藏室、秦的石室到汉的天禄、唐的集贤,从宋的崇文到明的文渊、清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虽名称各异,守护中华典籍版本的志向绵亘千年,如今集大成于新时代的国家版本馆。

       在国家版本馆,人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的宏富馆藏。“一总三分”开馆时,典藏实物版本资源近2400万册(件),国家版本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平台汇聚数据资源近5亿条,面向社会开放公益检索的数据总量2400余万条。其中,中央总馆设有主题展览“真理之光”、基本陈列“斯文在兹”“见证伟业”、专题展览“版本琳琅”“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以及《四库全书》合璧、汉藏蒙满文大藏经雕版合璧等特色库展,展出的版本种类齐全且非常珍贵。总馆所藏古籍善本确属珍稀,如海内孤帙的宋拓本《西楼苏帖》、宋刻本《棠湖诗稿》,现存出使琉球的早期记录《使琉球录》等。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辟了一条以版本为视角解读、阐释、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之路,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藏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延续和展望人类未来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交流互鉴的有力信物

       典籍版本穿越时空隧道,讲述着人类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中国国家版本馆展藏的版本,记录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不同文明从初识到交流互鉴的不凡历程。


       南宋早期,中国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在文兴楼“版本工艺”展中展出的青釉刻花“吉”字碗,就出水于南宋古沉船“华光礁1号”。“吉”字象征中国人民对吉祥平安生活的向往,再现了千百年前海上丝绸之路上先辈扬帆远航、对外开拓的姿态。
 

\

宋思溪藏本《大唐西域记》 图片由中国国家版本馆提供

 

\

《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 图片由中国国家版本馆提供
 

       文华堂“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汇聚众多见证文化交流的珍贵展品。比如,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思溪藏本《大唐西域记》详述唐代玄奘法师沿丝绸之路西行取经的经历;1688年,法国学者贝尼耶为法国王室而作的《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第一次用法文传递孔子思想,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法文化交流史。2019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习近平主席赠送的《论语导读》即是这一版本。

       在文瀚阁“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上,人们可以看到300余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手稿手迹、档案资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多语种多卷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实践。目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出版4卷、37个语种版本,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出版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领导人著作,是国际社会了解与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重要窗口。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家版本馆一个月之际,7月3日,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国家版本馆承办的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北京开幕。多国政党政要、知名学者、文化名人、非政府组织代表和国内相关部门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文化沟通、共促友谊合作。其间,国家版本馆成功举办两期“文化交流日”,邀请来自60多个国家的88位汉学家,以及来自文博、出版等领域的30余位外国专家参观座谈。海外专家惊叹于中国国家版本馆基础工程的建设、优质的展览陈列和宏富的文化宝藏,期待与中国国家版本馆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留存在海外的中华文明典籍资料的传承保护。

       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文化之华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注重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国家版本馆将牢牢把握“版本”这一特色视角与优势资源,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讴歌民族精神,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锚定主业,兼收并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国家版本馆将锚定收藏主业,面向基层、面向民间、面向海外,一体推进摸底调查和征集收藏,坚持应收尽收、应藏尽藏,汇聚回流散佚在基层、流传在民间、流布在海外的中华文明典籍资料,努力将体现人类文明优秀文化成果的版本囊括其中,为人类发展进步汇聚文明力量。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国家版本馆将以丰富厚重的版本资源为基础,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建立文化交流机制和对话平台,深入开展、策划实施国际人文交流活动,通过“文瀚论坛”“文化交流日”等文化交流品牌,集聚国内外从事和热爱中华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版本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对话。

       与时俱进,活态传承。新时代创新发展的中华文明正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家版本馆将借助科技、产业和艺术的赋能,积极创新传播推介方式,探索建构文化传播多模态路径,实现版本文化多内容形态的表达,将版本蕴藏的中国文化挖掘出来、呈现出来,生动讲述版本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文化之华。
 

       (作者刘成勇为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
 

来源:人民日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