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中国古籍

 

古籍修复师是个“80后”

带你沉浸式感受书卷气

 
       好书,亦是良师。那怎么爱护这位无声的好老师,以及好老师生病时怎么护理?这是个好问题。据说,夏得防潮湿,冬需防干燥和冻害,春秋佳时,则更适合包书皮和修古书哦!九月开学季,和重庆晚报记者一起见证传统线装书籍和修复古书的魅力,沉浸式感受一位古籍修复师的书卷气吧!


       8月29日,记者来到沙坪坝含章书局,被沙坪坝图书馆特聘为古籍修复教学老师的韩旭已久等多时。话不多说,韩老师先给记者看了一些线装书,一些装订需要的材料,以及修复古籍需要的工具,同时科普了一些基础知识。

       装订篇

       我国古代书籍,从上古的竹简到后来的卷轴,再到人们可能不太熟悉的古籍善本装帧方式——龙鳞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经历上千年,才有了如今大家熟悉的古线装书(一般认为源于唐末五代,经宋元明,盛于清代)和现代书籍装帧。


       今天我们主要看的是线装书。

       韩老师说:“有相关规定,清代乾隆60年以前的书,非常珍贵,被国家定义为古籍善本。所以,练习线装的老书,大概选择展示的是近百年的旧书。一本古书印刷后出世,也需要很多步骤,这里就简单谈谈线装书的装订过程:搓纸捻钉、理齐、打眼、穿纸捻钉、后一步粘上封面,用线缝好……”

       搓纸捻钉

       撕开一小片宣纸,几秒就在手里变出一个小纸钉。看起来简单粗暴,又似乎很简单的样子?韩老师笑了: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之前练习了很久,才能搓这么顺溜。这个纸钉需要粗细合适,古人惜书,打眼很圆,一是为了缝线的时候更好固定,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书页。所以作为固定的‘纸钉’,也需要圆。这个纸钉装书后,有的会取下来,有的就会留在那里,不妨事儿。”

       打眼
 

\

 
       韩老师说:

       见过很多古线装书,没有2眼的线装书,一可能是打2眼不太稳定,二可能是‘福不双至’。古书线装根据打孔的数量,一般可分为4眼线装、6眼线装等,罕见的有11眼、12眼等。打孔眼数的多少,是根据书页的大小来定,12眼针法又叫‘龟甲式’,装饰好看又密集,能在家谱、经书上看到,主要还是为了将书页固定好。新书需要打孔,把书页、封面、封底,按顺序叠放整齐,然后在订口处打孔。我曾经在练习的时候,没有用顶针(大拇指也不好用),穿孔的针还曾刺伤过手,所以以前手工缝书,想想实在不易。今天,就以最为常见的4眼为例,4针眼法又称为‘宋本式缀订法’,今天选的书上有4个旧孔,所以不用打孔。用两颗‘纸钉’固定好书,我一般习惯选第三眼开始缝。”

       锁线
 

\

        
       缝之前,要根据书籍的大小和厚薄,打孔的大小,确定用什么型号的针。无论几眼装订,首先都应该确定所用丝线的长度。一般情况下,采用书脊长度6~7倍左右长的双层清水白绢线,一是牢固,二是美观朴素。

       很多人认为,古人可以用的材料不多,常见的古籍线装书,多以深色封面配以白线装订。其实不然,大家可以查一下,古代用沉香木,绫罗锦缎作为书皮的也有。但为何看似最简单最普通的古籍存留至今呢?

       韩老师说:

       我曾见过一位80余岁的书友,因为喜爱金庸的武侠小说,用报纸和海报保存了40年多年,至今依然如新。我作为一个‘80后’,即使现在的,我也支持大家用旧报纸、旧海报、牛皮纸等做包书的保护套。”

       为何?《老子》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怀抱德才,深藏不露。人如此,书亦然。书皮简单古朴,里面书页用那些如连四纸一样洁如白脂、防虫耐热、隐有帘纹、永不变色且可传千年的上等好纸,朴于外而坚于内,这才是古人的用意,今人应该知晓的。古书上的知识和道理,雅致与风骨,与民有益,才是无价之宝。

       你看那些没有华丽装饰的古籍善本,外表看着普普通通,里面的纸张都是用好的,这样才能保存千年百年,传承的知识才能让今人和后人看得见。

       修复篇
 

\

 
       “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好的古籍修复师,须具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

       韩老师说,线装古籍有很大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或因为年代久远,或因为保管条件差,或因为遭遇天灾人祸,或因为火虫入侵等不同原因;它们或老化,或脆化变色,或虫蛀,或撕裂,或粘连等,都需要纯手工修复。修复时,每一页古籍均需经过揭粘、除尘、去污、选纸、配纸展平、刷浆、上补纸等十多道手工工序。总而言之,若是技术不够,最好先别动手,多在普通纸上进行练习。
 

\

 

\

 
       韩老师以最简单的单页纸托背修复为例展示修复步骤。他先用小喷壶将一张宣纸润湿,以固定旧纸,根据纸的缺页,选合适的旧宣纸或者制作同色系的宣纸补,然后一点一点用小夹子修型。再用毛笔手工描线,补字……

       怎么是手工描字?韩老师说:

       当然,修复师还得会一点儿书法。缺的字,需要根据字体,比如今天补的是宋体字,宋体的特点是竖粗横细,找到规则,就可以动手补了。

       当然,今天只是展示修复过程,时间实在是有点儿仓促。正常的修复,是需要静心和精心修复的,连修补用的浆糊都要自己熬制,外面卖的加白芨的不行。加白芨水的一般适合补边,整页的,不利于下次揭裱修复。古籍补得好的话,可谓天衣无缝,根本看不出来补过。补好之后,就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重新用线装订。然后在书的封面左侧边缘上下黄金分割比例处(或46开左右的位置),贴好标有书目的签条就好。”

       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之良苦用心,古线装书之低调奢华有内涵,古书流传至今之珍贵,古书修复之不易,那些无声的初心、呵护与传承,你是不是更能感受到他们的美和亲切呢?修修补补,又是千年,古籍精修的意义,大概就是在此吧。
 

来源:重庆晚报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