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报刊

明代印刷业的特点

       明代印刷业的发展,得力于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文化政策。明洪武元年(1368年),朝廷下令“书籍田器不得征税”,并取消了元代刻书要逐级审批的制度,为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明代重视教育,科学技术繁荣,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著书立说、刻版印刷成为一种时尚,以印书卖书为业的坊肆更是遍布全国,推动出版印刷事业的迅速发展。清代学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中收录明人著作有一万四千余种。

       纵观明代印刷,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

       一、印刷体系完善

       明代的印刷系统仍主要为官刻、私刻和坊刻三种,但它的普及率和完善程度大大超过之前的历代。明代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不仅建有相应规模的印刷机构,还有相当数量的书院也从事印刷活动。明代特有的藩王府印书,数量和规模也十分可观。民间印刷遍及全国各地,印刷重镇由南到北不断涌现。私人刻书在明代蔚然成风,传统的家庭作坊式印刷,到明代也开始有了分工,其制版(印前)、印刷(印中)、装订(印后)各个环节也往往由各家来分别完成。专业商贩的出现,也打破了过去自印自销的经营模式,从而使书籍的普及率大大提高。

       二、著述丰富,印本种类繁多

       明代初期,一般人的著述都还沿着政府所提倡的方向,理学书籍占极大比例,许多书籍都是为学习八股文而编纂。明代后期,学术活动比前期大为活跃,著作范围更加广泛。在医学方面,由朱橚、刘醇、滕硕担任编撰的《普济方》,收集医方六万多个,是中国古代中医药历史上最大的中医方剂专著。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收集医方一万多个,这部伟大的药学专著,流传久远,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外,农业方面,出现了许多内容价值很高的研究成果。如水利科学的专著《河防一览》。徐光启编撰《农政全书》尤为著名,全书五十多万字,引用古代图书文献三百多种,至今仍对农业生产有着指导意义。在其他学科领域,也产生不少名著,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综合记录了明中叶后期农业、手工业等生产技术知识。《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地理学著作。众多科学、文学新著作的诞生,对学术发展,技术进步,出版印刷事业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印刷工艺和技术有新的突破

       明代的雕版、活字版和彩色套印技术都有了普遍的发展。除传统的雕版印刷外,活字印刷以及铜、锡等金属活字印刷均有不同规模的应用。彩色套印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采用分色制版依次叠加获得,这一技术在明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遍布全国的刻书家,特别是徽派刻工的崛起,更是直接推动了明代雕版技术的发展。

来源:《中国印刷发展史图鉴》


(如本站发布的文章涉及版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请致电010-6303 6548或136 8150 6222,我们将尽快删除,坚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