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旧书

民国文献的修复与保护:图书馆永远的痛

——以重庆图书馆为例

许彤

摘要:民国文献的修复与保护是目前世界各国各级图书馆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已引起图书馆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主要通过对重庆图书馆所藏民国文献的破损原因和保存现状的分析,重点从改善书库环境、加强修复人员 的培养和修复技术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借阅制度、再生性保护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民国文献;损毁;保护;重庆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K2 〔文献标识码〕 A

    民国文献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至1949年9月止 我国出版发行的中文文献。在种类上包括图书、期刊、报 纸以及舆图、照片、票据、海报、传单、手稿、档案等特 种文献。民国文献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宝库中的有机组成 部分,对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历史文化 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据主要以原北京图书馆(今国家 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等馆藏为基础而编纂的《民国时期总书目》 统计,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达124000 种,若加上其他众多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馆 藏,估计图书总量可达近20万种。期刊方面,据2000年北 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期刊大词典》统计,民国以前 的期刊达25000多种。由于纸张酸化严重,民国时期的文献 目前损毁严重,其中发生中度以上破损比例的达到了90%以 上,而民国初年的文献更是100%破损,有相当数量的文献 甚至已经不能提供阅览,严重的更是完全失去机械强度, 一触即破,亟待抢救和保护。
   庆图书馆作为全国收藏民国文献较多的省市级图书馆,共有近20万册的书报刊,特别是抗战文献,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汇聚了当时的大部分出版业,成为抗战 时期的大后方文献基地。对这些资料的保存和保护,历来 是让人非常头疼的事情,由于这些资料自身纸质的先天不足,再加上重庆闷热潮湿的气候和过多的酸雨,使得这些 养在深闺中的宝贝出现严重的发黄、粉碎、掉渣。

  一、造成民国文献酸化和老化损毁严重的原因

  1.客观因素
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不仅西方的先进文化传入中国, 造纸术也由传统的手工造纸转向大批量的机器生产纸。影 响纸张寿命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造纸时采用的原材料,二 是纸张本身的酸碱度。我国传统造纸选用的材料主要是植 物韧皮纤维,我国传统手工纸的制法,有一整套生产工序。不论采用何种原料,抄造何种纸张,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步 骤。这些主要的生产工序有: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 料、捞纸、榨干、焙纸。按此工序生产出的纸张耐久性非常 好。由于采用纯手工工艺,没有加入太多的化学原料,使得 纸张在完成初期呈现中性或偏碱性,故有“纸寿千年”之 说。但民国时期是手工造纸转向机械造纸的初期,再加上用 纸量大增,使植物韧皮纤维原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纸 张多为机械磨木浆纸和酸性化学浆纸,特别是1930年以前, 我国大多数造纸厂采用亚硫酸盐制浆法造纸,其含酸量达到 6%~10%,pH值介于3.1~3.4之间,这些纸张在完成时酸性 高,耐久性较差。所以在历代文献的保存中,民国时期文献 的寿命最短。据专家估计,民国时期出版的报纸寿命约在50 年到100年,图书寿命约100年到200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由于各馆条件和大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实际寿命可能会 比预期的要短。另外当时装帧工艺落后,在使用过程中也很 容易造成破损。
  据国家图书馆统计,其馆藏的67万册民国文献,其酸化 和老化损毁状况是所有馆藏文献中最为严重的。2005年底, 国家图书馆完成了一项名为“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 的调查与分析”的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民国初年的文献已 100%破损,而全部民国文献纸张PH值均低于4.5,中度以上 破损比例已达90%以上,有相当数量已濒于毁灭。重庆图书 馆收藏的民国文献,有近一半的书报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 脆掉渣,针对特别脆的书刊,只好把这些它们装到一个一个的塑料袋子里面。根据国家图书馆修复专家的研究,民国普 通报纸的保存寿命一般为50至100年,民国图书的保存寿命 为100至200年。如果任由目前这种状况发展下去,重庆图书 馆的民国文献很可能会在50年至100年间消失殆尽。
  2.主观原因
  尽管客观原因造成民国文献残损严重,但主观因素也是 不可忽视的,主要表现为: 重视不够,缺乏条件。长期以来,图书馆界存在着一个误区,视古籍图书为重点保护对象,一般人很难理解民国文 献保护工作比古籍善本保护更急迫。我们都知道纸质文献保 存在温度18~22摄氏度、湿度50%~60%的恒温恒湿环境里是 最适宜的。重庆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尤其 梅雨季高温高湿。这期间库房内温度达34摄氏度,湿度往往 在80%~90%,加速了民国文献的破损老化。重庆图书馆在 搬新馆前,民国文献均存放在没有恒温恒湿条件、不避光、 不防尘的地上书库,而且裸露置放在铁质书架上,再加上暴 热爆冷的气候和严重的酸雨天气,对图书的损毁特别严重。
   此外,民国文献的保存环境和保护措施不到位,与外因 密切相关的则是长期以来资金的缺乏和保护观念的滞后。过 去,由于经济力量有限,政府对文献保护的投入很少,仅用 于古籍保护都显得捉襟见肘,更不可能考虑民国文献。同 时,由于对民国文献的价值认识不够,因此,对其保护的意 识非常薄弱,在民国文献产生的50至100年间,几乎未采取 任何保护措施,致使民国文献破损严重。2002年前,重庆图 书馆基本上没有专门的民国文献保护经费,接待查阅民国特 别是抗战文献的读者却是全国最多的。过度的使用与几乎为 零的保护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二、民国文献应采取的抢救与保护措施

  民国文献的老化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变 黄、变酸,失去机械强度,最后成为碎片纸屑。现在我们要 做的,就是要尽量延缓这个过程。应逐步采取以下有效的保护措施:
  1.改善书库环境
    恒温、恒湿、防尘、防晒、防虫等自然环境是缓慢民国 文献急剧老化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更换空调设 备,将库内温度控制在摄氏18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 右,使书库保持恒温恒湿;装置吸潮器,达到空气干燥之目 的,缩小由于季节变化引起的过大的温、湿度差别对文献的 影响;为文献加装保护书皮,并配制函盒或封闭式樟木书橱 等,以达到防潮、防尘、防虫的目的。2007年,重庆图书馆 建成新馆后,投入了专项经费建立了专用的民国库房,密 闭、遮光与恒温恒湿的环境,极大地改善了民国文献的保存 环境。
  2.有针对性地制定借阅制度
  自从重庆图书馆实施了民国文献全文扫描后,一般就只 为读者提供电子文档的查阅,对于确实需要提供原件复印的 读者,也采取用无接触的冷光源扫描仪扫描。我们知道,复 印对纸质文献的潜在损坏很大。这是因为复印使用的热光源 加速了纸张的老化,加上复印时必须压平书脊,对书籍损坏 极大。本已脆化的民国书籍在复印后,页码会立即散落,很 难复原。为了尽可能延长它们的寿命,让更多的人利用,要 尽量取消对民国文献的复印服务。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应引导 读者使用相机,以缓解对民国文献的外部机械损伤,延长其 使用寿命。
  3.加强修复人员的培养和修复技术的研究
  针对民国文献破损主要是因为高强度酸性和脆化严重的原因,技术上对其进行最有效的保护方法是脱酸和加固。但 目前有关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设备制作明显滞后,尚没有可 被图书馆界认可和普遍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在修复材料上, 由于民国文献,尤其是地图、照片、手稿、票证等特种文献 材料上的多样性,因而,研制生产与之相匹配而又经济实用 的修复纸张、粘贴剂等材料,也非常必要。所以民国文献修 复技术人员的培养与修复技术的提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再生性保护
  采用其他载体来保存文献的内容,以减少使用原件的次 数,达到保护原件的目的。纸张是有寿命的,我们要为子孙 后代负责,不能片面强调利用而不考虑对原件的保护,并结 合修复过程进行适时保护、也就是边修复边建立电子书籍档 案,便于今后读者阅读又不用使用原本。目前文献再生的方 法有3种:缩微复制、影印出版和全文数字化。从利用信息 存储来看,全文数字化优于缩微复制和影印出版。所谓全文 数字化就是将文献内容 (包括文字和图像) 转换成计算机可 处理的数字,以达到存储、检索、传递、再生、利用等目 的。高分辨率的数字化图像非常逼真,视觉效果好,局部图 像可以随意放大缩小,可供读者进行细部研究。数字化图像 还可以快速下载和复制还原,也可以提供印刷出版或制作电 子版图书,通过网络还能实现远程传送,打破地域性资源的 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最大限度地使用,从而实现“资源共 享”。经过数字化后,原件可以妥善入库保存,除特殊需要 外,基本不再提供阅览和展示,这就与外界产生了相对的隔 绝,有效保护了原件。随着时间的流逝,文献在逐渐老化, 计算机技术和光盘存储技术的发展为文献再生性保护开辟了 一条新途径。无论从保存人类珍贵文献来说,还是解决文献 保存与使用的矛盾,实现全文数字化是对图书馆界提出的迫 切要求。
   重庆图书馆从九十年代就参加了国家缩微中心对报纸的 缩微保护。自2005年起,重庆市政府拨款300多万,用于馆 藏民国文献的全文数字化,目前已基本完成。这项工程极大 地方便了读者的借阅与查询。目前,重庆图书馆还准备投入 资金,对已经缩微的报纸胶卷通过电脑转换成数字化,这样 读者就可以在电脑上查阅。
   总之,文献是记录和传承人类文明最主要的载体,一个 时代的历史文化,有赖于一个时代的文献去传承。为避免刚 刚离我们而去的民国历史因文献的损毁而变得模糊不清、支 离破碎,肩负着保护人类历史文明神圣职责的图书馆,应义 不容辞地把民国文献的保护工作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