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学术园地
旧书

《笑赞》书后

《笑赞》书后

《笑赞》一书,原本不显。后经卢冀野编入《清都散客二种》,才稍广流传。解放后,周作人编《明清笑话四种》,在先前《苦荼庵笑话选》的基础上添入是书,并列诸卷首,始昭显于天下。

 


中州古籍影印的《清都散客二种》,底本为民国中华书局排印本

 

卢氏书前原有小引,对其作者考订甚详,颇可一读:

 

“清都散客者,高邑赵南星之别署。南星字梦白,号侪鹤,万历二年举进士,除汝宁判官,寻迁户部主事,调吏部考功,历文选员外郎,以疏陈四大害触时忌乞归。万历中再起为考功郎中,主京察,要路私人贬斥殆尽,遂被严旨落职。光宗立,起为太常少卿,继迁左都御史。天启初任吏部尚书,终以进贤嫉恶,忤魏忠贤,削籍戍代州,天启七年卒。”

 

是书成因,据赵自撰之题词“书传之所纪,目前之所见,不乏可笑者,世所传笑谈乃其影子耳,时或忆及,为之解颐,此孤居无闷之一助也。然亦可以谈名理,可以通世故,染翰舒文者能知其解,其为机锋之助良非浅鲜。漫录七十二则,各为之赞,名《笑赞》云。”今本所传,皆为七十二则。周氏编《明清笑话四种》对各书删削甚多,独《笑赞》全篇录入,且经其与自钞本比堪校对,较之卢氏清都散客又胜一筹,称之为新善本亦无不可也。

 


赵南星像

 

考笑话一体从先秦诸子一路而来,汉魏始有专集,至明清已蔚然大观,其流也广,其类也繁,然陈陈相因,互相袭抄,难免叠床架屋。《笑赞》所纪,据前人赵景深研究,概半见之他书。不过南星乃东林巨椽、散曲名家,其文笔自有独到之处,又非常人所能及也。

 

如“和尚”条,同时见诸刘应卿之《应谐录》,石成金之《笑得好》,今将三则悉录如下,上下高低,读者诸君一览便知。

 

和尚(《笑赞》)

一和尚犯罪,一人解之,夜宿旅店。和尚沽酒劝其人烂醉,乃削其发而逃。其人酒醒,绕屋寻和尚不得,摩其头则无发矣,乃大叫曰:“和尚倒在,我却何处去了?”

 

僧在(《应谐录》)

一里尹管解罪僧赴戍。僧故黠,夜酒里尹,致沈醉鼾睡。已取刀髡其首,改紲己索,反紲尹項而逸。凌晨,里尹寤,求僧不得,自摩其首髡,又索在項,则大诧惊曰:“僧故在是,我今何在耶?”

 

我不见了(《笑得好》)

一呆役解罪僧赴府,临行恐忘记事物,细加查点,又自己编成两句曰:“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途中步步熟记此二句。僧知其呆,用酒灌醉,剃其发以枷套之,潜逃而去。役酒醒曰:“且待我查一查看,包裹雨伞有。”摸颈上曰:“枷,有。”文书,曰:“有。”忽惊曰:“哎呀,和尚不见了!”顷之,摸自光头曰:“喜得和尚还在,我却不见了。”

 


根据笑话改改编的小人书

 

至于其自撰之赞语又往往有醍醐灌顶之言,可发人深省,可资人一噱。

 

如“医生”条赞曰:如不遇雨,就是一个王叔和;

 

“惧内”条赞曰:每闻惧内者望见妇人,骨解形销,如蛇闻鹤叫,软做一条,此人仍能钻入床下,又敢于不出,岂不诚大丈夫然哉;

 

“毡帽”条赞曰:再穿皮袄一领,妙不可言;

 

“神像”条赞曰:所以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也。皆自成高格。

 

嬉笑怒骂而外,亦有自撰之故事,或采自书传,或道听途说。如“贼说话”条赞曰:往时里中恶少年数人,初劫人家,火把忽灭,有陈清者叫道:“焦回子点火来。”焦回子大怒说道:“这是何处?你呼人姓名,你非陈清乎?”主人默记告官,当被捉搦。

 

“赵孟頫”条赞曰:曾见一巡抚,其兄被一亲王打死,他做巡抚,尽力摧折各王府,以致棍徒将王坟树木都砍了,还问王府官罪名,只是要吐气也。

 

“秀才买柴”条赞曰:有一官府下乡,问父老曰:“近来黎庶何如?”父老曰:“今年梨树好,只是虫吃了些。”

 

 

“贫士”条赞曰:有一人耻说家贫,单衣访友,其友问他:“如此寒天如何单衣?”其人答曰:“我原来有个热病。”其友知他是诈,留至天晚,送他在凉亭内宿歇,冻急了,随即逃走。又一日相遇,问他前日留宿,如何不肯次日再会,其人说:“我怕日出天热,趁着早凉就行了。”

 

“字学”条赞曰:近日张新建乃从字学悟仙道,密传姜仲文曰:“妇女唾津名为华池神水,宜常常吮而吞之,可以长生。”以活字乃千口水也。

 

“官判案”条赞曰:又有一官,素日贪滥。偶有剜墙之贼,半截身入,砖忽塌下,不能进退而死。次日贼家告官,为故垒虚墙.压死贫贼事.此官径作人命检问,得银才放。

 

“经义”条赞曰:有解《论语》者说道,宰,杀也;予,我也,虽宰予而必昼寝。

 

“杨大年”条赞曰:余郡杨才庵公少时,一老酸恶之,曰:“后生到我这般年纪还早些哩。”杨公曰:“先生到我这般年纪也还早些哩。”

 

其中就很有被后来者如《笑林广记》、《笑林博记》等敷衍成新笑话以广流传者,如此,于笑话一体,《笑赞》亦功不可没矣。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