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书报刊精英
中国书报刊收藏精英

中国书报刊收藏精英:苗世明


\

苗世明的集报人生
赵永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山西左权这片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热土上,勤劳、智慧的左权人民,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新时期伟大的“太行精神”。其中就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忠实践行者,他以高度的自觉和自信致力于新时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拳拳之心创新理念,传承文明,为实现文化强国而尽一己之力。说起他集报的人生经历,真可谓是:极其平凡而又极具传奇。
    他叫苗世明,1955年出生于左权县一个名不见经传、户不过百家的偏僻山村——原庄村。家境贫寒,没有任何背景,更没有可说道的来由。但是,他那股求学进取、不甘居后的倔强劲,却为人所赏识。或许是命运的眷顾,使他幸运地成为当时令众人所梦寐以求的机关职工。为此,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肯干,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不过,说起他小有名气的今天,人们有些意外却又在预料之中。因为这一切都基于他的敬业精神,本职工作如此,业余爱好也不例外。他就是在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闲暇”苦心专注报纸收藏和研究。虽说是业余爱好却对本职工作十分有益,甚至是整个人生都受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凭着特有的业余爱好,他历经艰辛40多年,现已收藏古今中外报刊6万余种,110万余份册,其中不乏存世的珍品和极品。而今,他创办的“藏报博物馆”,已成为新时期独特靓丽的文化景观。
梦想求知
    往事不堪回首。
    那是1970年,他才14岁,在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就结束了学习生涯,从此,就离开了求知求学的殿堂——学校,走向社会。扛起锄头,担着筐子和社员们一起进了田间,奔波在田塍之上。但强烈的求知欲在他幼小的心灵上阵阵冲动,烈日和汗水并没有使他有退却之念,相反却成为他默默自学的动力源。可穷得叮当响的家境,哪里有闲钱供他购买学习资料呢?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他求知求学“疑无路”之时,一个偶然使他发现了“又一村”——抄报。就这样,村大队办公室仅有的一份《山西日报》成了他自学的最好教材和求知的唯一途径。抄新闻,抄社论,整版整版的抄写,几年下来,百页一本竟抄写了四百多本。这一散装的百科全书,的确能使人学识见长:据了解,他撰写的新闻稿件曾多次见诸于报端。自然而然,不得不让他周围所有的人刮目相看。每当谈及自己的自学经历时,他都会不无感慨地说:“没有进学校学习的机会,并不等于不能学到知识;没有文凭,并不等于不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报纸就是我无声的老师,没有围墙的学校。报纸使我增加了知识 ,广交了朋友,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抄报抄出了我的人生之道。”
    是啊,要说与报纸的缘分,就连他自己也难以说得清……
    经历过那经济不发达、物质匮乏的年代的人都知道,因为无处挣钱,只好以物换物。人们换着吃换着喝是常事。可换报纸,确实让人觉得有点怪异。唉,“世间无奇不有。”这话一点没错。苗世明的行为举止就为这个怪例作了最好的注释。那时,他不满十六岁就挑起了养家的担子。为了多挣工分,只得背起行李到距村二十多里外的公社农场劳动。那年月出门在外,自然不比家里,更何况,到公社农场劳动是个谁都不愿去的苦差事。在他来说并不算苦,倒是有一种见了“世面”的感觉。诚然,无论走到哪里、环境怎样改变,他心中已有的那份对报纸的至爱却无法改变。一次,人们在闲聊时,无意中提到:“听说农场附近,某村民家里有一张早年的旧报……”大伙对此却不屑一顾:“噢,原来是一张旧报,我以为是多么值钱的东西哩。”而此时此刻,唯有他一听到“报纸”两个字,便有些魂不守舍、心向神往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吧!一心想得到,又谈何容易?为了弄个明白,他曾多次到村里、还有那家打探,结果确有其事。但几次前往却都空手而归。没办法,好在那家有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儿子,他只好与人家多接触,耐着性子,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相处,终于感动了同龄人,为同情,不,为了成他的集报之美。那家与他同龄的青年,多次劝说自己的父亲,最后竟无偿地将报纸送给了他。当时如获至宝的他感动、激动的真不知说什么好了,心想:“古人曰:‘来而不往非礼矣’”。看着眼前比自己家还贫穷的家境,竟不顾数九寒天,将身上母亲刚给他买来御寒的毛衣脱下,执意送给同龄的青年。他将报纸揣在怀里,心里犹如春天般的温暖,如愿返回时,一路狂奔……这张左权早期出版的“全力生产报”,至今在他收藏的左权报中,从时间上讲仍没有突破。
    自此,开始了他漫漫的集报之路。生活中的他就是这样与报纸如影随形,不离不弃。他常说:“今生,是“求知”做媒,让我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难了之情,”
乐在其中
    如今,收集报纸已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尽管他的藏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处于全国集报界的领先地位,但他仍不满足。因为,离“我的目标就是把报纸垒到月球上去”还相差甚远。他日思夜想、千方百计从多种渠道收集报纸增加藏品的种类,同时也更注重藏品的质量。特别地加大了收藏早期报纸的力度,并不惜任何代价使自己的藏品上档升级、品位再提高。在收藏日盛一日的今天,为了超越自我,他不得不在藏品渐“丰”的同时,在“精”字上大做文章。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实,他小有收获的今天,就是从一张“废报”开始,从一时一事做起,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不仅兴致如初,而且信心满满……很显然,他为了报纸,拮据的家底,不得不身负常人难以承受的重荷。只得在生活上节俭,有时竟到了苛刻的地步。比如,出差时他从牙缝里往下“削刻”,一天三顿饭,他只吃两顿,吃一顿也是常有的事。之所以这样,为的就是把钱用来买报纸,他的所作所为常常让同事另眼相看,甚至无法理解。出差时,同事是进出商店给妻儿老小买吃的穿的,好不枉出趟远门。可他也没闲着,进邮局,蹲书报摊,在买“东西”上花的钱并不少,只不过买的都是些旧报刊。
    一次他到广州、福建等地推销玉米和大豆,一走就是二十多天。回来时报纸买下了320多种,装了满满三大包,不满五岁的儿子以为是……高兴的一头扑上去翻找,可是既无好吃的又无好玩的,直面眼前,儿子失望地噙着满眼的泪水骂到:“臭爸爸!”此情此景,在一旁的妻子只能陪着儿子一起流泪……看着儿子,再看妻子,身为父亲、丈夫的他心里自然是五味杂陈……“唉,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机会难得,仅有的钱,哪里还能顾及到儿子!”为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只能如此。可每当人们问起他的集报经历时,他却总是津津乐道,侃侃而谈,从没流露过半点苦与痛。他知足地说:“因为,自己这般‘无情’都得到了妻儿的理解与支持。自己还有什么苦可言的呢?”
    有一件让他刻骨铭心的事:这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已记不清楚那是第几次到河北省邢台市废旧收购站淘“宝”了。一个意外打乱了他以往当日返回的计划。站里的工作人员私下说:“今天的下班时间要推延,有一大卡车‘纸品’正在路上往回赶。”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十年九不遇的机会。既然碰上了就“一定要抓住,绝不能错过。”等那辆满载废旧的大卡车一到,什么饥饿、劳累等,统统都烟消云散了,灰头土脸,不顾一切地翻啊、找啊……当他走出收购站时已是月挂柳梢头,今夜注定无眠。他饿着肚子大步朝着既定的方向——车站走去。心想:“只好去央求车站看门的人,容自己在侯车室里将就上一宿。”不得已又一次免了晚餐。不过,最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这一大卡车的“纸品”里,他淘到了最珍贵的《人民日报》创刊号。试想,像这样的机遇有第二次光顾的可能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戏称他:“苗破烂”。这并非空穴来风。那就从他鲜为人知的集报人生的另一面说起吧:在左权这个小小县城,谁都知道集报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他又近乎是个专业的“破烂王”。因为,每周日他几乎都按时去县里的废旧收购站。不同的是:别人到那里是卖破烂,而他却是去买“破烂”——从中拣旧报刊,一拣就是十几年。长期的相处,使收购站里的工作人员都非常理解、支持他。因为他的举动都符合站里的规定,所以大家都不把他当外人。特别是仓库的管理人员,每次见到他都不问来意,就会打开仓库门锁让他尽兴地去翻找。不过,他总是理智地让人家把他反锁在仓库里,免得乱人进入。有一次,仓库管理员因有事外出,离站时也没告诉其他人:“仓库里有人”,待事情办妥之后,已到中午下班时间,于是,就直接回了家,早把锁在仓库里的他忘了个一干二净。直到下午两点多钟,他仍在翻找,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在喊他的名字,忽远忽近,细听:“好耳熟呀?噢,是妻子!”原来是他在乡下教书的妻子,趁星期天来到城里,去机关扑了个空,断定他的丈夫就在废品收购站。因为她已不是第一次来这里“看”他了。她在院里又看到了那辆眼熟的自行车,但不知丈夫在哪个仓库里,所以在院里转来转去,大声叫喊着,当确定了他的所在位置之后,才把他“解救”出来,他那模样让站上的工作人员笑得是前仰后合,倒是仓库管理员有点不好意思。
    有关他的故事太多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份报纸后面都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他所收藏的清朝康熙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报纸,时跨四个世纪;有90多个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字的报纸,遍布五大洲;还有丝绸、竹、金、银等大量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异型报,为研究近代社会发展史和新闻史提供了最好的佐证。
    四十年收藏 ,四十年艰辛,收藏之路漫漫,漫漫收藏之路,不过他铁定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因为,他已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了。
一报成景
    岁月无痕,藏路有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件件藏品不仅记录了他艰难、曲折的集报经历,也是他在收藏这条道路上留下的、最闪光的“足迹”。为了践行“集报于个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的宗旨,他广开言路,多次请教专家,还不远万里亲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贵州等地拜访集报名家和新闻大家求教取“经”。之后,结合自已的具体情况,当即决定:由封闭的“藏”转变为开放的“展”。经过自筹集资金和朋友相助,终于在1998年6月29日,“苗世明家庭藏报馆”正式对外开放,并向社会承诺:永远免费义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这一不图名利之举,却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忠言良策。
    为使藏品能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面向社会资源共享,他采纳“忠言良策”,并大胆设想走出家门搞开发。经过多方考察,请专家科学论证,融入市场势在必行。其良好的声誉,赢得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2003年在中共山西省委、晋中市委和平遥县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在古城平遥明清街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私家藏报馆,对中外游人开放,成为古城旅游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该馆属古城旅游“一票通”系列景点。将丰富的报藏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为更好的收藏给予了他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使其走上了一条收藏与产业化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他创办的两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五星级中国集报之家、 山西省德育基地等。
    当谈及他的集报发轫之初,从不患得患失的他说:“我并没有先见之明,由求知到爱好。爱好让我觉得自己的投入,无论如何是值得的,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更没有想到百年老报能成为新时期文化的奇特景观。”真是有心人天不负。
博藏精取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藏报文化,拓宽共享渠道。他先后对藏品资源进行了专题、系列优化整合,旨在方便、快捷、全方位服务社会。为此,他精心构思、匠心设计,自费编辑出版了《苗世明藏报馆画报》创刊号,并全部免费向社会各界赠阅。该画报原则上遵循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标准,设置有十六个展览厅,其存世罕见的珍品均赫列其中,图文并茂,彩色铜版印刷,堪称中国集报第一画刊。“画报”犹如一座流动的报纸博物馆,赋静态资源以活力,让暂不能亲临报馆者先睹为快。同时,他还制作了别具一格的异型报——漆艺屏风报。该报选用优质木材,采用平遥推光髹漆工艺,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监制。一经面世便受到了藏友们的热捧。
    再现历史,老报获新生。在新中国60华诞、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之际,他分别在左权、晋中、太原、北京等地举办专题集报精品巡展。一张张泛黄的老报纸,开启了人们尘封的记忆,思绪回到了那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使前来观展者深受感染的同时,无不为他传播、传承历史文化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学虽不高,但其行可赞。各大媒体曾多次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他的集报经历进行报道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尤为感人。随着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慕名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他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讲解,在他看来“对自己也会起到促进和提高之功效。”他还应邀走进道德讲堂,先后在晋中学院、左权中学、左权县人民检察院等十多个机关院校,讲述集报经历,畅谈他对人生的价值追求,使每位与会者深受感染。他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都得益于集报。”对于他来说,一路走来,集报经历何尝不是一种拥有、一笔财富?
    近年来,随着藏品的不断丰富,他对藏品的内涵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经他挖掘整理、记录详实的资料,引起了新闻专家的关注,并得到了认可。晋中晚报连续五年开设专栏,对其老报的研究成果予以报道。他的珍稀报刊资料,三晋都市报、山西档案杂志等也曾进行过不定期的连载,对此,社会反响良好。他这样深钻细研、博藏精取、想方设法借助报纸媒介这个平台,不为别的,为的就是拓宽资源共享渠道。
耕读传家
    马不停蹄,风雨兼程。四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藏品的日胜一日,更加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海内外三百多位有识之士分别为报馆捐赠报刊,题词祝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数百家中外媒体先后采访报道。他先后被授予中国资深书报刊收藏家、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山西省十大文化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
    胜不骄,败不馁。他深深地懂得荣誉虽来之不易,但只能说明昨天,并不能代表明天、未来,以后的路还很长。正如《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苗世明成功十条》中所说:“世间有行业千万种,行行出状元,但必须努力。因为‘天下绝无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人’。”若不进,则意味着退。为了不负众望、为了使报苑之花开得更加艳丽,他以“报不惊人誓不休”自诫。
成功不是绝对的。是啊,无论什么都“永远在路上”。为此,他不无感慨地说:“成功不是一张永不褪色的标签”。以后的路该怎么走?那就用他一直以来最信奉的名句来做答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尽在缘中。无论谁都不会相信一张“废报”能价值几何。然而,也许是命中注定与报结缘,“废报”竟成了他一生为之追求的事业。
    不过,在他看来自己是否成功并不重要,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儿子。人常说;环境造就人生。耳濡目染,由一人集报到全家爱报。他的儿子苗雨润在满眼是报的环境中长大,对报自然亦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从三岁开始参与集报,从父亲的“下脚料”中剪贴漫画,渐渐长大后,学习之余经常帮父亲整理报纸。这一“习惯”并没有因外出上大学而改变。从西安交通大学到清华大学,经他读后的校报,都要精心地收好,假期时带给父亲。就连离校到外地短暂的实习都不忘给父亲寻几份当地的报纸。虽然是几份旧报纸,但是对于他爱报如命的父亲来说,那真是不是礼物胜似礼物。在他儿子的心目中报纸就是“传家宝”。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中他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都起到了示范作用,尤其是他节俭吃苦、好学上进的品德,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使儿子深深获益的同时,使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耕读”之美德得以传承。
畅想未来
    人生有涯,藏无止境。憧憬未来,畅想未来,永“不知足”的他又描绘出新的蓝图,造型为“苗”字的苗世明藏报博物馆,设计标准为三星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概算1600万元,报馆设置十六个展览厅。这一构想已被左权县委、县人民政府列入2015年重点工程项目,将在左权县城内筹备建设。该馆的建成将会填补我国没有报纸博物馆的空白,愿他的梦想早日成为现实。
                              
 作者系: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                  2015年10月2日  
 
 
2015年苗世明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
 
刘云山参观苗世明收藏的早期党报(摄于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
\
 
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一角
\
 
苗世明蔵报馆展厅一角
\
 
苗世明在蔵报室整理报纸
\
copyright © 中国收藏家协会 协会网站:京ICP备0906634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17号

制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